2023-09-01 08:32:05 来源: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外卖点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期,在各大网络平台、社交媒体上,吐槽外卖包装费过高的声音越来越多。
登录某知名网络投诉平台,记者发现相关投诉集中在“外卖商家重复收取包装费”“消费者点餐时没有收到关于包装费用和包装标准的明确规则和说明”“包装费用隐藏在订单中与餐品进行绑定,强制消费者进行消费”等情形。
安徽合肥市民张先生就曾在点餐时,遇到过高额打包费。近日,张先生在安徽某地出差,点过一单外卖。在外卖订单上,记者看到,张先生一共点了一碗炒饭、一盒花生米和若干烤串,总价119元,打包费却高达11元,实付9.8元。“平时点外卖,打包费不过一两块钱,像这次这么高的,从没见过。”张先生说,他本以为商家可能会把烧烤分开包装避免串味,同时做好保温措施。
可收到外卖时,他发现所有餐品都装在一个大塑料袋里,尤其是烤串全部装在一个锡纸袋里。“包装很普通,成本顶多两块钱。”张先生苦笑着说。
记者点开该订单的“打包费”选项,想查看明细时,页面显示的却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收取相应的打包费用”这样一段说明,看不到具体打包费用。
那么,外卖打包费用到底是如何确定的?有何标准?日常如何监管?记者与某外卖平台取得了联系。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家在入驻外卖平台时,会签署一份协议,里面明确规定外卖打包费最多为4.8元,超过该数额就属违规。至于打包费具体如何收取,由商家自己决定,平台会进行日常监管。
平台如何监管?发现问题如何处理?在记者的追问下,工作人员表示,所谓“日常监管”其实更多的还要靠顾客投诉,平台再介入后续处理。记者将张先生的情况进行了描述,该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高额打包费肯定是不允许的。如果商家拒绝退款,平台会赔偿张先生相应数额的无门槛红包。
在采访中,有些消费者反映,部分饮品店对于线下购买打包带走的订单不收打包费,但在外卖平台上购买却收该笔费用。还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打包费本应属于商家必要经营成本,只要不是特殊包装,都不应额外收取。
外卖打包费用收取随意,原因何在?一家面馆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外卖平台抽成费用比较高,一般在20%左右。如果算上店面房租、水电费,赔钱做外卖也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乱收打包费,实属无奈。”
记者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检索外卖塑料袋、塑料盒的相关价格时发现,以一款常见的480毫升容量的外卖塑料盒为例,50套一共11.5元,平均每个仅0.23元。如果一次购买量很大,成本更低,多数商家能控制在1角左右。
消费者如果遇到这类情况,应该如何维权?上海央法(蚌埠)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敏指出,外卖商家或者外卖平台就外卖收取适当的包装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胡乱收取“包装费”“打包费”,则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刘敏律师认为,外卖商家在没有告知消费者包装费的计费标准、计费规则以及具体包装标准的情形下,单个商品按件累计重复收取包装费或者自带包装的商品仍然收取包装费,便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商家将打包费与餐费“隐藏”捆绑销售,强制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说“不”。
那么外卖平台应该怎样担负起监管责任?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卖平台应针对不同价格档次食品出台包装费定价相应标准,在审核商家资料时,要对打包费模块进行审核,避免出现高价包装、重复包装收费等。若出现类似情况,消费者可以直接与外卖商家联系协商解决,或向外卖平台、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1日 13 版)
标签:
- 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很必要
- “双减”后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
- 处于生理活跃期且心理发展不成熟 高校开设公共卫生必修课很必要
- 价格低于相应蔬菜零售价 西安投放约1万吨政府储备蔬菜
- 深受年轻消费群体所青睐 国潮风商品成为年货新选择
知识
- 他把银行卡卖给骗子,“黑吃黑”“截胡”十万元
- “老司机”4S店试驾豪车 结果油门当刹车撞了
-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
- 发动巡河志愿者2万余名 “用心护好每一条河”
- 假客服的套路:伪装成大平台客服,层层布局引人上钩
人物
- 浙江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抵返哈尔滨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浙大紫金港校区已解封 有7337人有序离开该校区
- 2021年广东省第七届风筝锦标赛落幕
- 黑龙江讷河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目前讷河市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南头古城,搭建深港澳三地文化创意活动交流平台
- 重庆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至全市26个区县
- 四川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立案审查调查省级政法机关干警58人
-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部门“云签约”长江大保护倡议书
- 古老长城重焕新生机
- 藏不住了!你同事里有许多“武林高手”……
- 浙江杭州2例无症状感染者系感染德尔塔变异株
- 喜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
- 浪漫之城打造山海城一体新地标
- 让老年人更适应数字生活
- 内蒙古通辽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徐州无新增确诊病例 核酸检测55515人结果均为阴性
- 甘肃培树“农家巧娘”增技能:返乡创业掌勺又“掌柜”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上海本轮疫情涉及闭环管理的医疗机构全面恢复门急诊
- 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社会疫苗”如何打?
-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当地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 江西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上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中老铁路上会四国语言的列车长:用心维护中老友谊的桥梁
- 海南首次发现有环志的世界极危鸟种勺嘴鹬
- 一场“网络劝生者”和“网络劝死者”的战役
- 内蒙古通辽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 轨迹公布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姚庆艳接受审查调查
- 宁夏4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发现2名初筛阳性人员
- 生活在闹钟里的丈夫:自己迟一秒,渐冻症妻子就会多一分疼
- 辽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
- 11月28日16-24时,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现有防疫工具还有效吗?
- 黑龙江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这辈子一定要去趟这个公园 在这里“有种爱叫放手”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29日
- 寒潮预警!我国中东部迎大范围降温 黑龙江等地降幅可达12℃
-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